完美体育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正朝着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重要一环的产业工人能否同速前进,是摆在转型中的“世界工厂”面前的一道关键考题。
2022年,东莞普通高校毕业人数达到3.69万人,加上外省外市入莞求职毕业生,总量超过8万人。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制造业却屡屡传来“招不到人”的呼喊,东莞年轻一代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智通人才网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东莞合计104万家企业发布了690万个职位,其中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最大完美体育,占比超过45%。此外,东莞有近百个职业(工种)被列入急需紧缺范畴,其中制造业及服务制造业的职业占比超过90%完美体育。
这其中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力结构错配”。截至目前,在东莞人才结构中,无论是普通技术人才或者“灰领”,其占比仍远远落后于传统制造业强国日本和德国。“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型过程中,产业工人技能水平能否跟上产业发展需求,直接关乎东莞工业企业的发展以及制造名城的未来。
业内人士认为,要从根上解决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职业教育必须跟产业发展匹配,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开发新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政企校三方应尽快填补技术人才职后进修通道空白,让“灰领”这个标签成为年轻人一个可以想象的职业未来。
近日,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四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实施意见》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创新人力资源供给新模式。
随着产业升级的加速以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但这类技能人才供给却存在难题。对“世界工厂”东莞而言,技能人才短缺正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一个现实问题。
智通人才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东莞合计104万家企业发布了690万个职位,其中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最大,占比超过45%。在这之前,从《东莞市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2023)》来看,东莞有97个职业(工种)被列入急需紧缺范畴,其中制造业及服务制造业的职业占比超过90%。
“除了个别办公室文职会倾向于招收有2年-3年经验本科人才,公司真正紧缺的是车间技术工人职位。”广东思贝乐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云忠坦言,他更倾向于招收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的人。这意味着,不管是本科或以上学历的应届生,还是低学历的流水线工人,都不是该企业的人才招揽目标。
这并不是个案。目前,东莞拥有涉及34个行业、6万多种产品的庞大制造业体系,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向多个不同类别的制造企业了解到,无论在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招工难的问题普遍存在,许多企业的技术骨干多以75后、80后为主,而95后、00后并不想“进厂”,因此新一代技能人才梯队出现了断层现象。
基于长期对科技创新及劳动力市场的观察,智通人力资本研究院副院长王茜将这种现象称为“人力结构错配”,实质是人才结构转变滞后于社会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产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不断迸发,与城市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新型技能人才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对学生技能培养整体同质化严重,它未能及时跟上产业发展变化和需求,学生也不具备跨专业的综合能力,以至于造成劳动市场与产业需求的严重错配。“要从根上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教育必须跟产业匹配。”王茜说。
事实上,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东莞多家职业技术院校已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其主要通过两类校企融合模式来应对快速转型中的产业需求。
一类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标准进行重新设计,让专业与实践更加贴近于产业的需求。以东莞技师学院的“庆泰模式”为例,学生在校期间,便能获得东莞庆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在企学习机会,企业按工作岗位与企业员工同工同酬,这相当于让他们集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于一体,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进校即进企”。
另一类是开发新的专业方向完美体育。一位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立足于新兴产业,而这些产业的专业方向都是超前的,如果等着相关部门去设立,那势必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我们会跟企业合作开发新的标准,比如说设立智能制造、新能源相关专业,许多院校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
事实上,东莞就业市场出现技术人才断档的原因还在于,“灰领”培育之路尚未完全打通。
“灰领”可理解为完美体育,动手与动脑能力兼备,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意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高端技能人才。2008年之前,东莞企业人才竞争主要在中高级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2009年到2018年,竞争延展到普工群体,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9年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逐步铺开,竞争又延展到“灰领”。
一位制造企业高管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目前该公司约有200名员工,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仅20%左右,目前公司聚焦于智能传感器的研发及制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一名普通的高职毕业生,由于缺乏最新理论与实战经验,需要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磨练和提高,经过至少5年时间才有可能成长为一名得力的高级技工。但在培养后期,员工一旦跳槽或改行,将会导致企业辛苦培养的人才流失。”
2021年底的公开数据显示,东莞人才总量为258.4万人,制造业人才总量超过104万人,占东莞全市人才比重超过40%。其中,高层次人才为18.3万人,占人才总量的7.1%,而在德国,这一数据为50%,日本为40%。
当前,东莞正全力深化建设“技能人才之都”,通过持续推进“三项工程”,力争到2025年底,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40%,为引育高端技能人才作出了制度上的安排。
当然,“灰领”的引育绝非朝夕之功,除了社会对“灰领”认知度不高,其成才路径以及职业发展空间也并不明晰。
由于不满车间技术员工作,陈明(化名)准备通过“专升本”来获取本科文凭。2021年毕业于东莞一所职业院校的他,于当地一家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打了两年工后,决定辞去工作全身心备战成人高考。他觉得,“本科毕业后,自己就能成为坐办公室的白领,未来还可以继续考研,找到更好的工作。”
但这样清晰、畅通的职业成长路径与体系是职业院校毕业生所看不到的。由此衍生出一个问题是,技术人才的创造价值难以提升。
陈明透露,由于工作以来技能培训不足,车间又主要为大量重复性的流水线工作,两年来他的职业技能提升并不大,月工资水平始终徘徊在5000-6000元之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一些本科毕业的朋友往往只需一两年工作经验,就能通过内部晋升、跳槽等方式实现工资明显增长。
智通人才网数据显示,目前东莞技能人才(包括“灰领”)月薪大多在5000-12000元之间。而这种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并不高,其工资水平及增长空间不及其它高端服务业,尤其是信息类服务业完美体育,因此“灰领”不会成为年轻人的最优选择。
“很多技术人才从学校毕业后,就与学校再也没有关系了。”在林江看来,导致上述问题的一大症结为技能人才职后教育的缺失,他们走向“灰领”的成长通道受到限制。
事实上,东莞“制造”迈向“智造”,需要大量的“灰领”劳动者参与。“在此过程中,技能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都在不断更新,而技工职业学校应加强与诸如华为之类的先进龙头企业合作,让技术人才工作实践的同时,也能拥有回到职业院校持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林江说道。
另外,企业也不能简单将人才培养的责任推给职业院校。从长远来看,企业方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能达到一定程度,能够促使制造业高端人力资源发展迈向正向循环。
林江认为,东莞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立足于新兴产业,企业参与培养灰领型人才不仅能够提高消化、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以期迅速占领技术高峰,而且有利于拓宽市场空间。这个过程中,技能人才的收入、创造价值、工作环境以及社会地位也会持续提高,而社会地位的提高,又将反过来吸引人才不断进入制造业。
“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才是东莞产业链升级和解决就业的最有效途径。”林江说。
章子怡投出2500亿版图,汪峰一场直播卖2亿!知情人:赌博或为离婚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