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10月30日晚,在2023第二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音乐剧闭幕音乐会暨“青春绽放”华语音乐剧新生代展演上,国内一线舞台年轻音乐剧演员集中亮相,演绎《忠诚》《春上海1949》《江姐》《沉默的真相》《嫌疑人X的献身》《快雪时晴帖》《杨戬》等诸多上音作曲原创的音乐剧作品。
为期四天的国际音乐剧节中,围绕音乐剧,国内外众多专业院校的骨干教师们拿出“王牌课程”齐聚在上海完美体育完美体育。“可以说,国内90%以上的音乐剧演员是从专业院校中走出来的完美体育,学校承担着全产业链中人才培养这重要的一环。”上音音乐戏剧系主任安栋教授表示。在国际音乐剧节期间,还有数位国内业界佼佼者和国际音乐剧专家举办教学工作坊等活动,共同为上海打造“音乐剧之都”增添动能。
“肩膀下沉,横膈膜向下向外扩张”“遇到换声点,呼吸的节奏格外重要,不然声音会出现断层”“你可以撕心裂肺地唱一场,但不能撕心裂肺地唱三场”……刚刚过去的周末上午,上音歌剧院民乐排练厅,男中音歌唱家王东隽带来一场名为“声乐技术在音乐剧培养中的重要角色”的工作坊,来自全国不同艺术院校的音乐剧系学生轮流上台演唱,接受一对一的点评和指导。
“这是她画的我,画中的我。在她眼里,我的世界变安静。”演唱工作坊中,上音音乐戏剧系大二学生王仕轩准备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简·爱》中的“埋葬秘密”段落。“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肌肉紧张的问题。”喉咙紧是王仕轩平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工作坊中,王东隽向他提出建议,不妨在演唱中轻微动一动下巴,来检查自己是否处于一个紧绷状态。
为了参加音乐剧节,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大一学生雷烨和学长学姐们拖着行李箱来到上海完美体育,场场工作坊不落。“干货满满!打开了我对音乐剧的认知。”女孩兴奋地说道。在上海的这几天,雷烨几乎每晚都会走进剧场,亲身感受一把上海音乐剧市场的繁荣。“这里不仅有大制作音乐剧,还有小剧场、沉浸式,让我看到未来毕业后的更多就业可能。”她表示。
安栋认为,在国内的演艺生态中,音乐剧是教学结构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的典型例子,“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音乐剧舞台发光发热的演员。”遵循紧密结合的原则,教学中引入了多部行业中良好口碑的优秀剧目,如《南孔》《江姐》《春上海1949》《赵氏孤儿》《辛吉路的画材店》《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嫌疑人X的献身》等,更为难得的是,作为“教材”的剧中主要唱段,由主创团队共同分享了最直接最鲜活的实践经验。
“这样单纯的学术和课程交流,对中国整个音乐剧行业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收到上海音乐学院的邀请后,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负责人戴劲松教授一口答应,“一定要来!”。前一天上午,分别呈现了由范卫华和王东隽主讲的表演和声乐课。“音乐剧是‘声、台、行、表’的综合展现。”在戴劲松看来,原创是中国音乐剧未来发展的关键词,这也意味着音乐剧人才培养需要快速跟上。“全国音乐剧系之间的互通有无格外重要,大家取长补多,达成一些共识,弥补一些不足。”
去年,音乐剧被正式列入国家本科目录,标志着音乐剧成为一门正式的专业,课程的专业性与丰富度由此成为业内关注的问题,而打破学校壁垒的课程分享有助于全国音乐剧专业的共同成长。安栋以上音的实际教学情况为例,音乐戏剧系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人都是优秀的音乐剧演员,这样的安排将剧场和教室无缝衔接了起来。
“大剧场、小剧场,每晚在上海演出的音乐剧两只手数不过来。”据业内人士估算,上海大大小小音乐剧的演出总量占到全中国的40%以上,产业的火热推动上海成为了全国音乐剧学生就业的首选地。但与此同时,很容易观察到观众买票看卡司、一个演员同时轧七八台戏的情况屡见不鲜,“当下音乐剧市场的供和需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头部演员还是稀缺。”产业的发展重点再度落回到“人才”二字以及教学和课程本身,这也是上海打造“音乐剧之都”基础且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工作坊中,学生接收到哪些新知识,老师交流了哪些新动态,是我们最关心的事。”安栋表示。
原标题:《幕后 | 拖着行李箱来上课!上音国际音乐剧节赋能中国音乐剧人才培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完美体育。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